今天上午10點15,本鋼板材煉鐵廠內新1號4747立方米的高爐發(fā)生爐缸燒穿事故,單日影響鐵水上萬噸,成品材產量4500-5000噸,月15萬噸上下,但具體高爐受損程度尚待觀察,暫無人員受傷的消息(已封鎖)。據了解,這座高爐是僅次于沙鋼的第二大高爐。
國務院在今年6月底就發(fā)布了在全國范圍內、各領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。而8月30日記者從國家安全生產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了解到,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近日發(fā)出通知,將于9月份組織31個綜合督查組,分赴31個省區(qū)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,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查,并將考評結果納入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總評分。
在如此關鍵的時間點出了安全事故,非常有可能導致各省市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加大,促使鋼廠開始對相關生產設備進行檢修,進而可能影響鋼材供給量,這種預期刺激了今日期貨價格的大幅暴漲。
由于當前國內鋼材價格漲到了近5年內的高點,且鋼廠利潤豐厚,合規(guī)鋼廠基本都在滿負荷生產,爭取利潤最大化。對于設備檢修,或多或少有忽視的情況,部分企業(yè)安排的檢修計劃因為高價格、高利潤而出現推遲的現象。目前本鋼出現這樣大的事故,十九大在即,很可能面臨全國性的強制檢修。
爆炸高爐資料
據了解,該高爐規(guī)格為容積4350立方米,號稱亞洲最大高爐,單日影響成品材產量4500-5000噸,月15萬噸上下,但具體高爐受損程度尚待觀察。
來自本鋼的一位基層員工向經濟觀察網確認了這一消息。該人員表示,尚未聽說有人員傷亡的情況。不過截至目前,本鋼官方尚未予以回應。
2006年9月16日,本鋼對1號高爐進行了易地改造大修,爐容由 原來的380m3擴大為現在的4350m3高爐(新1號),并于2008年10月9日開爐投產。
根據可查的資料, 新1號高爐共設4個鐵口,38個風口,設計上采用了先進的煉鐵工藝,設計年產生鐵335.0萬噸,日產生鐵 9570.0噸,利用系數2.2 t/m3d,燃料比5lOkg/t。
新1號高爐整個工程由重慶中冶賽迪總承包,屬交鑰匙工程,高爐裝備水平國內一流。 高爐開爐43天達產,燃料比達到5lOkg/t以下,超過了設計水平,在4000m3級高爐開爐及操作 控制方面實現了本鋼高爐煉鐵歷史性的突破。開爐43天后,產量9588.09t,利用系數達到設計利用系數 2.2 t/m3d,此后保持高產勢態(tài)10天,利用系數保持在2.2 t/m3d以上,焦比320kg/t以下,煤比135kg/t以 上,燃料比500 kg/t以下,風溫1080,這在本鋼煉鐵史上被認為是從未有過的高指標。
然而,由于多種原因限制,上述高指標在開爐后的一年中只保持了4個月,其它月份高爐指標均不太理想。根據2009年的一份相關資料顯示,本鋼新1號高爐在維持長期 穩(wěn)定順行,保持高爐高產、低耗指標方面遠不及國內其他同級別先進高爐,尤其是與寶鋼高爐指標相比,還有很大差距。
直到2015年,本鋼板材新1號高爐開爐的利用系數依然不高,生產能力被認為是沒有達到最佳。來源:鋼域觀點
?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