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備維修費用的預估
基本上,維修費的編制與管理可直接反映出工廠的預防維修水平,更是生產(chǎn)維護管理的重要事項,其編制管理原則是將維修費按照發(fā)生的對象與項目分類,來掌握實際情況。設備現(xiàn)狀分析是通過設備故障分析、維修效果分析、維修費分析等來實施改善,并需對維修計劃、維修技能訓練、備品備件、在庫品等進行優(yōu)化,將維修預算計劃朝向最低成本管理邁進。
從成本控制部門的角度來講,維修費的預算最好是能標準化,以便維修費能有效利用,例如將操作上的不當、檢修上的錯誤、計劃維修周期的不明確等確實地加以改善,并以維修費的尺度來評價維修管理水平的高低。
常用的維修費用預估方法,大致可分為下列五種方法:
1.歷史實績預估法
由以往所生產(chǎn)的維修費用記錄(如平均故障間隔時間( MTBF)分析表、備件庫存率、維修計劃表等實績)為基準值,加上某個百分比的增加程度(3%-4%)來推算預估值。
2.維修費比率法
以過去全公司設備維修費用的比例來預估,方法類似第一種,但較不精確,是一種比較粗略的預估。例如過去維修費的比例約為10%,則在今年8000萬元的設備預算情況下,維修預估值為800萬元。
3.單位積算法
將維修費用相關影響因素,如生產(chǎn)量、運行時間、能源消耗等,與維修費的實績作出相關圖,再利用線性方程公式進行計算,即:
y =ax +b
y為預算額,x為生產(chǎn)量、運行時間、能源消耗費等參數(shù)值,a為各參數(shù)值對應的單位維修費,b為固定參數(shù),依行業(yè)、機器設備類型設定不同的固定金額。
4.零基準法
根據(jù)年度維修計劃,將設備維修的人工費、材料費、備件庫存率標準額度等,按照設備的不同詳細進行調(diào)查預算。這個方法近年來較為流行,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完整縝密的維修計劃,否則極可能難以控制實際維修費用。
5.混合方法
根據(jù)設備類型及生產(chǎn)模式的差異,尋找適合的方法,再進行綜合而獲得預算。
TPM,點檢,班組建設,管理能力咨詢培訓@左明軍老師.微信:13808969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