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備的壽命及更新途徑
設備更新,是指對在技術上或經濟上不宜繼續(xù)使用的設備,用新的設備更換或用先進的技術對原有設備進行局部改造?;蛘哒f是以結構先進、技術完善、效率高、耗能少的新設備,來代替物質上無法繼續(xù)使用,或經濟上不宜繼續(xù)使用的陳舊設備。
1、設備的壽命
設備的更新是由其壽命所決定的,是設備本身的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,特別是無形磨損決定的必然趨勢。
設備壽命是指設備從投入生產開始,至需要進行更新所經歷的時間。設備壽命按其性質,可分為物質壽命、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三種。
(1)物質壽命
物質壽命是指設備從全新狀態(tài)投入生產開始,經過有形磨損,直至技術上不能按原有用途繼續(xù)使用為止所經歷的時間。
(2)技術壽命
技術壽命指設備從全新狀態(tài)投入生產以后,由于新技術的出現,使原有設備喪失其使用價值而被淘汰所經歷的時間。技術進步越快設備技術壽命越短。
(3)經濟壽命
經濟壽命是指設備從全新狀態(tài)投入生產開始,到經濟上不宜繼續(xù)使用所經歷的時間。設備經濟壽命是設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,是設備更新、改造決策的重要依據。
2、設備的更新期
設備是否需要更新,不僅要根據設備的新舊程度或使用期長短,而且更應看設備的經濟效益。就是說,在確定設備是否更新時,不僅要考慮設備的物質壽命和技術壽命,更要考慮設備的經濟壽命,即設備更新期。影響設備經濟壽命或更新期的主要因素有:
(1)效能衰退
所謂效能衰退,是指現有設備與其全新狀態(tài)相比較,在運作效率上的降低。設備在使用過程中,由于物質磨損,致使其效率逐漸衰退;與此同時,設備的維護費用逐年增加,從而導致必須對設備進行更新。
(2)技術陳舊
技術陳舊是指由于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,產生了新型設備,而現存設備與新型設備相比較而言運作效率低、生產費用高,從而導致對設備的更新。
(3)資金成本
資金成本是指購置新設備所支出的資金或投資的成本,它的大小對設備的經濟壽命有一定的影響。
3、設備更新的途徑
積極開展設備更新,可以調整設備擁有量的構成比,使先進的、高效的設備所占的比重逐漸提高,不斷淘汰過時的老設備,使企業(yè)的
設備構成適應經濟發(fā)展的要求。其主要途徑如下:
(1)減少設備擁有量中金屬切削機床的比重
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,精密毛坯生產的發(fā)展使得金屬切削加工這一生產手段顯得不經濟,因此企業(yè)應積極采用少切削、無切削加工設備,如增加精密鑄造、精密鍛造、壓鑄、注塑等設備的比重,盡可能減少毛坯粗加工工作量。
(2)減少普通設備比重,增加精密設備的比重
設備中精密設備的構成比重逐步增大,是為了適應產品零件加工技術要求日益提高的這一趨勢,也是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標志。
(3)增加高效自動化設備的比重
高效、自動化設備是提高生產率、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,因而各企業(yè)中自動化設備的擁有量應逐漸增加。
(4)增加特種設備的比重
隨著特種材料,如特硬、特韌、特脆材料的應用以及特別復雜和異形零件的增多,傳統(tǒng)加工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工藝要求,因而發(fā)展了光電加工和成型加工等特種加工設備。
TPM,點檢,班組建設,管理能力咨詢培訓@左明軍老師.微信:13808969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