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備事故處理的基本要求與損失管理
一、設備事故分析和處理
企業(yè)發(fā)生設備事故后,應按上級有關設備管理制度的規(guī)定,及時報告,并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根據(jù)“三不放過”的原則(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,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,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),進行調查分析,嚴肅處理,從中吸取經驗教訓。
(1)設備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
一般事故可由事故單位主管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,在設備管理部門參加下分析事故原因。
①事故分析工作要及時,工作進行得越早,原始資料越多,分析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據(jù)就越充分,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證據(jù)。
②不要破壞現(xiàn)場,不要移動或接觸事故部位的表面,以免妨礙事故分析工作。
③要仔細察看現(xiàn)場,作好詳細記錄和攝影,
④如需拆卸事故的部件時,要避免使零件再次產生新的傷痕或變形等情況。
⑤在分析事故時,除注意事故部位外,還應詳細了解周圍的環(huán)境,并多訪問有關人員,以便獲得真實的情況。
⑥分析事故時,不能憑主觀定案,要根據(jù)調查情況與測定的數(shù)據(jù),進行詳細的分析后,再做出結論。
(2)設備事故處理
設備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,一次特大設備事故可造成幾十萬元的經濟損失。,伴之而來的還有人員的傷亡,事故后造成停機、半停產,使企業(yè)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秩序,有的企業(yè)可能因為一次特大事故而破產。杜絕和減少設備事故是各級設備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,任何設備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責任,對事故責任者應按情節(jié)輕重、責任大小,認錯態(tài)度好壞分別給予批評教育、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,直至追究刑事責任。
發(fā)生事故的單位,應立即在事故后三日認真填寫事故報告單,報送設備管理部門。一般事故報告單由設備管理部門簽署處理意見。重大事故及特大事故則由廠主管領導批示。特大事故發(fā)生后,應報告上級主管部門,同時電告機械電子工業(yè)部,聽候上級處理指示。重大事故應在季報表內附上處理結果上報。
設備事故經分析處理并修復后,應按規(guī)定填寫維修記錄,由車間機械員負責計算實際損失,記錄設備事故報告損失欄,報送設備管理部門。企業(yè)發(fā)生的各種設備事故,設備管理部門每季度應統(tǒng)計上報,并記入歷年設備事故登記冊內。
二、設備事故損失計算
(1)修復費用的計算
修復費(元)=材料費(元)十備件費(元)十工具輔材費(元)十工時費
(2)停產損失費用的計算
停產損失費(元)=停機小時X每小時生產成本費用(元)
(3)事故損失費用的計算
事故損失費(元)=停產損失費(元)十修復費(元)
(4)停產和修理時間的計算
停產時間:從設備發(fā)生事故停工時起,到修復后投入使用時為止。
修理時間:從動工修理起到全部修完交付生產使用時為止。
TPM,點檢,班組建設,管理能力咨詢培訓@左明軍老師.微信:13808969873